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 常用23处推拿穴位手法全解析
2023年11月03日 爱答资讯网
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 常用23处推拿穴位手法全解析
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,以阴阳五行、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,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,使经络通畅、气血流通,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、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。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?常用23处推拿穴位手法全解析!1(h2)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一 脾经穴1、穴位位置:
拇指外侧缘,赤白肉际处(由指根(掌指关节)到指尖)属线型穴位。
2、常用手法:
(1)补脾经:
向心性推之(拇指稍曲,由指尖推向指根),用于虚症,如脾虚泄泻。
(2)清脾经:
离心性推之,用于实症,如伤食、积滞。
(3)清补脾经:
来回推之,为平补平泻。用于虚中挟实症,如消化不良。
3、功效:
健脾调中,培土生金。消食积化痰涎,补血生肌。实热则泻之,虚寒则补之。
4、主治:
消化不良、积食、脾虚泄泻、疳积、脱肛、虚喘嗽、慢惊风等症。
2(h2)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二 肝经穴1、穴位位置:
食指掌面,由指根到指尖,属线型穴位。
2、常用手法:
(1)平肝经(清肝经):
离心性推之。
(2)补肝经:
向心性推之(少用)。
注:推本穴时宜用泻法,少用补法,如肝虚应补时,常以肾穴代之,肾为肝之母,补肾即补肝。
3、功效:
平肝熄风,解热镇惊,开郁除烦,和气生血。
4、主治:
急慢惊风、感冒、目赤、昏闭、烦躁不安、脾虚泄泻等。
3(h2)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三 心经穴1、穴位位置:
中指掌面,由指根到指尖,属线型穴位。
2、常用手法:
(1)清心经:
离心性推之。
(2)补心经:
向心性推之(不用)。
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,若须用时,则以天河水代之。
3、功效:
清心火、利小便、镇惊搐。
4、主治:
口舌生疮、小便赤涩、眦红、惊搐、弄舌等。
1234567
- 上一篇:小儿吞食异物的急救宝典
- 下一篇:炝拌海带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