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称帝31年为何称洪武三十五年刘伯温
2024年02月21日 爱答资讯网
朱元璋称帝31年为何称洪武三十五年?刘伯温有妙算
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闰五月初十,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朱元璋,在西宫病逝升天。他这一死,给朱姓后代和历史学家都留下了大量谜团,至今不解。民间传言和正史上的记载都说,朱元璋1328年9月18晚上出生时,就有异象发生。而他的死,民间传说也应验了天意。本来朱元璋应该当35年皇帝的,结果在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。但是,常读明史的人会发现,史书上还有“洪武三十五年”的说法,如《灵谷禅林志》中有“洪武三十五年、永乐四年,道士刘渊然在此(南京紫金山上珠湖洞)埋石告天·····”的文字。有人会说,这是朱棣篡权后,抹去建文帝朱允炆四年朝政、续用洪武纪年而造成的“时间差”。事实上,从因果关系来看,里面并不这么简单。
网络配图
智商很高的刘伯温正是根据这一点来预测的,因为如果朱元璋当35年皇帝,就是76岁,当30年就是71岁。而71-76岁,差不多正好是朱元璋可以存活时间的极限,也是合理范围。刘伯温的聪明就在于那“虚五年”,这是一个动态的数字,就是说,朱元璋寿命悬长短悬殊在五岁之间,结果自然不出刘伯温所料!
其实,如果朱元璋在1397年冬天那场大病刚好后,不再“忧危积心,日勤不怠”,主动放权,退当太上皇,让孙子朱允炆早点即位,自己则一心在宫内养身子,活到76年并非不可能的。如果朱元璋多活五年时间,他会把朱允炆的皇位给弄得更牢固,四子朱棣篡权的机会会很小,靖难之役也就不会有了。
如果朱元璋当年真这样选择,中国历史或许将就此改写呢,南京“短命都城”的宿运也可能就打破了。但历史就是这样,偶然中有一种必然,巧合里暗合一种机缘,就在这四五时间里,中国历史朝另一个方向走了。谁说不是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