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础科学喂养预防奶瓶
2023年07月25日 爱答资讯网
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础,科学喂养预防奶瓶龋,不可忽视的六龄牙
一、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础
人的一生有两副牙:乳牙和恒牙。正常情况下儿童从5岁或6岁左右开始换牙,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,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,到12-13岁时,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。这便是儿童换牙期。有的人认为,乳牙是暂时牙,几年就脱落了,反正以后会换恒牙的,到恒牙萌出时再注意保护也不迟,因而孩子的乳牙坏了也不重视,这是很不对的。其实这两副牙齿并不是孤立生长的,恒牙在尚未长出时是以牙胚的形式存在于乳牙牙根处,萌出时又存在一个继承替换的问题,所以乳牙健康是恒牙顺利萌出的保证,乳牙不及时治疗便会影响恒牙,因为乳牙的生长情况决定了后来的恒牙的发育。任何原因造成乳牙的损害或过早丧失,都会影响咀嚼功能。所以乳牙的健康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咀嚼、消化,还会影响颌骨和牙弓的发育,并影响颌内的恒牙胚和恒牙的健康,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,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、滑旱冰更重要。因为,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,而且关系到饮食、面貌,甚至心理,所以保护好乳牙健康是非常重要的。
乳牙疾病对其恒牙的健康长出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一、影响恒牙的排列
孩子的乳牙在口腔内约存留12年时间。在这个时期,乳牙除了咀嚼外,对促进颌骨和牙弓的正常发育很重要。并对将来恒牙的健康生长和整齐排列,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个别乳牙如果因为龋坏而过早地脱落,缺牙空隙后面的牙齿会向前移动,前面的牙齿向后移动,抢占空当,挡住了恒牙萌出的位置,恒牙就无法正常萌出,只能从别的地方长出,这样一来,萌出的恒牙就可能长得歪七扭八或十分拥挤,或十分稀疏,或咬合关系异常(如下兜齿、开唇露齿等)。乳牙大面积龋坏的孩子,吃东西时无法咀嚼,只能把食物含在嘴里。久而久之,咀嚼功能退化,颌骨由于没受到足够的咀嚼刺激而不能正常发育。
二、影响继承恒牙质地与外观
如果乳牙坏得非常严重,经常发炎,会影响乳牙下面的恒牙的发育。恒牙胚存在于乳牙的根下方,当乳牙龋坏严重发展到根尖炎症时,细菌便进入恒牙胚附近,干扰恒牙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,而使恒牙发育受到阻碍,当这颗受影响的恒牙萌出后,便会有形状缺损、表面斑块、质地松脆等现象,很容易患龋齿。更严重的是恒牙可能在萌出前就已坏死,将来可能就会缺少恒牙。
三、影响恒牙萌出的时间
如乳牙保护不好而过早丧失,可致使恒牙错位萌出或恒牙未发育好而过早萌出。乳牙龋坏,发展成根尖炎症,造成炎症吸收,恒牙缺乏足够的包绕便会提早萌出,早萌牙萌出后极容易受伤。所以,乳牙龋齿要尽早治疗。
总之,乳牙的健康是恒牙健康的保障。从小做起,保护好宝宝的乳牙,就等于保护了孩子的恒牙。只有乳牙保护好了,恒牙才能终身受益。
二、科学喂养预防奶瓶龋
平时经常能听到家长抱怨:宝宝的乳牙长出没多久就变黑了,甚至有些年轻父母误认为宝宝先天就是烂牙。其实这种现象大都是因“奶瓶龋”所致。奶瓶龋,就是指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,奶嘴紧贴于上颌乳前牙,而奶瓶内多为牛奶、糖水、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;再加上萌出不久的乳牙表面结构不成熟,矿化度低,抗酸力弱,很容易受到奶瓶龋的频频光顾。
奶瓶龋是婴幼儿高发的口腔疾病,多见于1-3岁幼儿,城市幼儿的发病率高于农村,这与城市的孩子较多进食糖分高的食物有关。同时奶瓶龋也与父母的喂养方式以及是否懂得保护、清洁孩子的牙齿密不可分。不少父母为了安抚孩子或贪图省事,喜欢让孩子含着奶嘴入睡,这种错误的喂养方式会给牙齿带来很大隐患,是造成孩子奶瓶龋的主要原因。
奶瓶龋主要发生于上颌乳前牙,病情可进展迅速,破坏面积广,并且治疗效果差。乳牙的龋坏同样会引起疼痛,严重时还可发生牙髓炎、牙槽脓肿等并发症,引起全身症状。此外,过度使用奶瓶还有可能累及孩子牙床的生长和恒牙的发育,甚至形成“地包天”,影响孩子语言习惯以及口腔发育。
如何预防奶瓶龋呢?
一、合理喂养
每次喂奶不超过15分钟,以减少奶液浸泡牙齿的时间。不要让宝宝口中含着装有奶汁、果汁的奶瓶睡觉。一旦孩子能自己喝水就应该改为使用口杯,1岁以后应改用水杯喂奶或用小匙喂奶。同时要适时喂养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,以增加清洁牙面的作用。提倡母乳喂养。母乳是母亲给予孩子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,有利于宝宝的消化、抵抗疾病。
二、清洁口腔
在宝宝喝完奶以后再喂一些温开水,可以有效清洗、冲刷残留在口腔中的奶液,减少腐蚀牙齿的危险。也可以将蘸清水的干净纱布缠绕手指擦拭宝宝牙齿上的奶垢,保持宝宝良好的口腔卫生。
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,就应该为宝宝刷牙,最好是在饭后和睡前进行。还可以选择指套刷进行口腔清洁。3岁以下宝宝可用清水刷牙,3岁以上的宝宝可考虑选用儿童含氟牙膏。
三、定期检查
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,应每隔3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,以及时发现、治疗并纠正不利于口腔健康的习惯或行为方式。适时到医院使用适量的氟制剂,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。预防龋齿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,而是一个长期、持续的过程。
三、重视婴幼儿口腔黏膜病
“唇含春风齿如玉”已是现*口腔健康和牙齿美观的标志,年轻的妈妈们也都逐渐意识到口腔健康应从小宝宝就开始重视,但很多时候妈妈们只是更多地注意宝宝的口内牙齿的健康,却忽视了宝宝口腔内娇嫩的粘膜,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,就会引起口腔粘膜病,其危害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牙病。以下介绍几种婴幼儿易患的粘膜病。
一、鹅口疮:
若您的宝宝近两天老是哭闹不止,小嘴上还生了一圈白色的东西。那您的宝宝很有可能患了鹅口疮。鹅口疮又称为“雪口”,口腔内如同铺了一层白雪,医学上把它称为“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”。这是由一种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,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,是通过孕妇的产道、接生用具和污染的哺乳用具发生的感染。实际上不少健康新生儿口腔中也存在白色念珠菌,但免疫力正常时不会发病,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会引起鹅口疮。
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,妈妈们可用纱布、棉花裹着手指,蘸取1-2%的碳酸氢钠(小苏打)轻轻擦洗宝宝口腔,每2-3小时1次,清除残留食物;或涂1%的龙胆紫(俗称紫药水),1天2次,抑制真菌生长。当然,也可以去医院配制霉菌素药水涂擦。
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妈妈们还应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和哺乳用具的消毒。授乳期妇女要注意乳头的清洁,及时换洗内衣,以消除感染源。
二、疱疹性口炎
疱疹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感染,常发生在冬春季。多发生于6岁前儿童,特别是在出生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更为多见。
宝宝总是先发烧后烂嘴,往往突然高烧,流口水,哭闹,不愿吃东西。开始口腔内没有明显病变,多误认为感冒。2-3天后,宝宝的牙龈、舌、面颊部和嘴唇粘膜表面发红、肿胀,出现界限清楚的小红斑,随后在红斑基础上形成针尖大小密集成团的小水泡,周围有红边。水泡很快破溃,形成溃疡迅即结痂,这时体温会逐渐下降。约1-2周后自行消退,但较易复发。
治疗时应注意,在保证宝宝充分营养与休息的同时尽早去医院治疗,不要自行乱用药。
三、婴幼儿创伤性溃疡
婴幼儿创伤性溃疡多因外伤、硬物擦伤或新萌出乳牙所致,使宝宝相应的口腔粘膜受到损伤。损伤程度与受力方向、力度大小有关,多为单个损害,如婴儿舌系带溃疡、贝氏口疮等。
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去除宝宝创伤刺激因素,如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,适当改变喂养方式,磨改过锐的牙尖,若舌系带过短的宝宝,应行舌系带修整术。亦可局部涂抹1%龙胆紫等消毒抗菌。
四、不可忽视的六龄牙
人的一生共有二副牙齿,还要进行乳、恒牙的交替过程,这是人们都熟知的,每颗恒牙的萌出也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,并且左右侧同名牙是成对萌出的。其中,第一颗恒磨牙大约在六岁左右萌出,所以惯称“六龄牙”。
恒牙是人体一生中的主要咀嚼器官,而六龄牙在咀嚼器官中又承担着主要咀嚼功能,它是嚼肌、颞肌、翼内肌和翼外肌等咀嚼肌作用力的中点,能够承受60-70kg的咀嚼压力,六龄牙还可刺激咀嚼肌和颌骨的发育,并且是保持恒牙正常排列的关键牙齿,由此可见六龄牙对颌面部的发育,及咀嚼过程都有重要性。
六龄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牙,牙釉质刚萌出时很薄,面窝沟发育不健全,钙化又差等解剖生理特点等,决定了它易患龋的弱点。一般龋蚀发展较快,易于侵犯牙髓和根尖周组织,致使许多患龋六龄牙在儿童时期就已发展至严重程度,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,有些几乎无法保留而必须拔除,造成六龄牙早失。
六龄牙的早失,不但直接影响咀嚼功能,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,致使牙弓变小,牙列不整和牙齿位置异常,严重的出现面下部畸形。可见,六龄牙的健康与否确实是不应忽视的,应该引起每位家长的高度重视。
由于六龄牙萌出的时间,正处在儿童乳、恒牙交替的时期准确辨认乳牙还是恒牙,十分重要,以便及时治疗六龄牙的龋坏,避免拔错牙,造成终身憾事。
六龄牙容易与相邻的第二乳磨牙相混淆,而延误治疗,与第二乳磨牙的区别,主要根据牙齿的排列顺序,牙齿的色泽,外形的差别。由于乳牙萌出较早,磨耗的结果使颌面变低平,牙尖低钝,而六龄牙因萌出时间不长,因而磨损不多。
虽然有些家长也十分关心孩子牙齿的健康,但由于缺乏有关牙齿保健的常识,而往往耽误孩子的病情,给孩子造成终身损害,所以作为家长应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识,或据儿童年龄酌情到医院检查,在六龄齿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,并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其龋坏,达到防患于未然。
- 上一篇:揭秘小儿类白血病反应的饮食禁忌了解该病的
- 下一篇:骄娇族究竟如何实现转变职场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