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养的一只企鹅宝宝(萌翻了快去武汉动物园看6只企鹅宝宝)
2024年07月04日 爱答资讯网
长江日报-长江网9月19日讯 19日长江日报-长江网记者从武汉动物园获悉,该园企鹅繁殖近日有了新突破,成功地人工孵化出4只小企鹅,自然孵化出2只,其中人工孵化成活率100%,为国内罕见。即日起,市民们便可去该园企鹅馆看这6只企鹅宝宝。
企鹅馆内的企鹅大家庭。记者余倩 摄
武汉动物园总工程师高燕鸿介绍,今年3月,该园企鹅陆续产蛋,经过约42天的孵化期,4月至5月期间,诞生了6只小企鹅。目前,国内城市动物园展出的企鹅都是温带企鹅,包括洪氏环企鹅、斑嘴环企鹅、麦氏环企鹅等,武汉动物园饲养的是洪氏环企鹅。此类企鹅平常生活在2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,自然状态下是夫妻轮流孵化。经过40多天的孵化期后,小企鹅破壳而出,企鹅“父母”轮流喂食,把半消化的鱼肉连同消化酶一起喂到小企鹅的嘴里。
在该园自然孵化过程中,遇到过不少困难。比如其中的一只小企鹅刚满月,饲养员董磊便发现它呼吸不正常,经动物医院院长邓丽玲诊断为肺炎,经过长期的抗感染、雾化治疗,小企鹅在90天的时候终于痊愈。
新繁育的企鹅“宝宝” 。记者余倩 摄
全程人工孵化的企鹅,则需要攻破一系列难题。该园技师王真厚一方面查阅文献资料,一方面请教行业专家,根据多年鸟类孵化经验,悉心照顾,终于成功。
9月4日,6只小企鹅中最小的一只也满100天了,它们首次来到该园企鹅馆,这是走向回归大家庭的第一步。经过一周的适应期后,9月12日,6只小企鹅与成年企鹅成功“合笼”,目前都很适应。它们可以吃跟成年企鹅一样的食物,比如小黄鱼、多春鱼等。
新繁育的企鹅“宝宝” 。记者余倩 摄
据介绍,人工孵化的4只小企鹅黏饲养员,爱撒娇;自然孵化、亲鸟带大的2只小企鹅则自然洒脱。即日起,市民可去该园湿地鸟区企鹅馆参观。
企鹅“奶爸”王真厚——“养企鹅比带娃都用心”
近日,洪氏环企鹅首次在武汉动物园全人工孵化育雏成功,为国内罕见。人们不禁好奇:背后将这些企鹅宝宝养大的人是什么样子?人工繁育企鹅会遇到哪些困难?17日,带着一连串疑问,记者走访了企鹅“奶爸”——武汉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技师王真厚。
企鹅“奶爸”王真厚。记者余倩 摄
20天,每天24小时和小企鹅吃住在一起
王真厚的微信名叫“大王”,很有气势。不过见到他本人,才知道反差有多大。他个子不高,圆脸,小眼睛,朴实得可爱。他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,说一口地道的武汉话,家就住在动物园附近。
他带记者去了动物园繁殖场内繁育小企鹅的地方。三个小房间里陈设极简,除了五台孵化箱、三台育雏箱,只有一张小沙发、一张活动床、一张小木桌及几把小木椅。
很难想象,今年四五月,小企鹅陆续出壳后的20天,每天24小时,王真厚就待在这里,吃住都跟它们一起。“前20天是最难过的关,需要时刻关注它们,不然就容易出问题。”他解释。
每天,他要亲手为小企鹅做两次食物——鱼泥,将鱼头、内脏、鱼骨去掉,剩下纯鱼肉,兑牛奶,加熟鸡蛋黄,用搅拌机搅拌,然后用注射器或调羹喂到它们嘴里。每隔两到三小时要喂食一次,是真正的企鹅“奶爸”。
在日夜相伴的日子里,王真厚还常常跟小企鹅们聊天,问它们“舒不舒服”“想不想出去玩水”……还会用手机放音乐给它们听,放得最多的是各种钢琴曲。
时间一长,小企鹅们都熟悉了他的声音,还能听懂简单的指令。他给记者看之前录的小视频。视频中,他跟其中一只小企鹅说了一句“走吧,去玩水”,小企鹅便摇摇晃晃地跟着他走。
7天,成功纠正一只小企鹅的“八字脚”
王真厚在喂养小企鹅的过程中,发现其中一只可能对地面抓握不好,姿势不对,成了“八字脚”,不能正常行走。
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,用木板做成一个无盖的小盒子,底部的宽度约12厘米,刚好容纳下小企鹅站立时的两只脚,高度足够让它走不出来。
第一天,24小时,他将这只小企鹅放置在木盒中。之后的几天,只有晚上才让它一直待在里面,白天里,只有发现它有“八字脚”的行为时,才放进去2小时。
慢慢地,小企鹅进去木盒中的时间越来越短,行走的姿势越来越正确。终于,7天后,完全恢复了正常。
每一只小企鹅成长的点点滴滴,王真厚都记在心上:“最大的那只生日是4月27日,85天的时候下水玩耍;最小的生日是5月24日,2个月大的时候就下水了。”
30年,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
从3月初开始孵化,到9月初将4只小企鹅移交给企鹅馆,让它们跟其他企鹅过群居生活,即所谓的“合笼”,整整半年,王真厚没有休息日。除了前期的24小时几乎寸步不离,中后期也要悉心照料它们,只有吃饭和睡觉在家,其他时间都在繁殖场。
一开始,妻子对他也有怨言,说他“养企鹅比带娃都用心”。不过后来也慢慢理解了。“这个工作必须要有人来做嘛,我的孩子比其他同事的孩子大些,所以我更适合。”王真厚这样解释。他的女儿今年16岁,上高二了。“从小到大,都是她妈妈管她,我陪她的时间确实比较少。”
他今年50岁。武汉动物园1985年建成,他从1989年进园,一直做饲养工作。最先养黑猩猩,后来还养过大象、河马、羊驼等除了鸟类的大部分动物。2010年,动物园建了繁殖场。2016年,负责养殖场工作的老同事退休,他接手了。截至目前,除了企鹅,他和其他几位同事还成功繁育过鸵鸟、鸸鹋、孔雀、野鸡、鸭子、天鹅等十几种鸟禽。
王真厚上中专时,学的就是野生动物饲养。“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,喜欢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和花花草草,喜欢山山水水。”生活中,他还爱好钓鱼和养花。
在工作中,他喜欢看书,查资料,比如《动物志》之类的专业书籍及各级动物协会办的杂志,读专业论文,经常思考,遇到问题咨询同行,借鉴别人的经验。平时还爱看《动物世界》《人与自然》等电视节目。
这次人工繁育企鹅成功,王真厚是最大功臣。“领导说要给我放一个长假,给我补休。”他乐呵呵地说。“那你准备去哪里玩?”记者问。“可能又要去上海学习。”他答。今年“五一”,他去上海动物园学习了5天,看到了别人的先进之处。“他们的笼舍建得好,我能看到的动物都繁殖了,包括猩猩。”他说,武汉动物园也在不断进步。
他还告诉记者:“做什么事都要有工匠精神,要做到极致。”在长期和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,他深刻体会到:“动物能感受到你的爱,会跟你亲近。”至今他还为曾经的一次黑天鹅孵化失败耿耿于怀:“那次主要是在后期过程中,将蛋拿出孵化箱降温的时间过早了。”(记者贺方程 郭可滢 通讯员陈立云)
【见习编辑:刘益谦】
美国就医中介
美国看病咨询网站
赴美就医签证通过率
海外就医咨询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