袋鼠的育儿袋故事这位80后袋鼠妈妈的育儿
2024年08月14日 爱答资讯网
“妈妈,妈妈,讲故事!”在梅陇镇社区,有一位“袋鼠妈妈”,受到许多孩子的欢迎。孩子们围绕她吵嚷着要讲故事,家长们也都时常向她请教相关育儿经验。她就是“80后”热心公益的闵行区梅陇镇袋鼠妈妈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的创始人童玲。
为什么叫她“袋鼠妈妈”呢?童玲说,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袋鼠宝宝在妈妈口袋里是什么感觉呢?是温暖的!而妈妈的感觉呢?是快乐的!“大自然赋予我们生育和传承的使命,而在这生命的延续中,我们要用温暖和快乐传播文化、传播意义,这便是她作为‘袋鼠妈妈’的使命。”
据了解,这位“袋鼠妈妈”的育儿袋里已装了上千个“小宝宝”——跟随她、听她讲课的大小朋友已有上千人。
童玲在梅陇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做志愿者
从公园到家里再到社区
“袋鼠妈妈”成大家的“快乐纽带”
故事得从2014年说起,那年,童玲的第一个孩子出生,她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巨大转变。“曾经我以为事业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,直至看见他的那一刻,我感受到,他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存在,这种就是袋鼠妈妈无条件的爱。”童玲说。
童玲毅然决定辞去了工作开始母乳喂养近3年,那时候,每天,童玲都会带孩子去公园玩耍,讲绘本故事,令童玲开心的是,每次都有一群孩子围在她身边听故事。有天因为天气下雨童玲没去公园,孩子们居然等了一上午,“他们对阅读的渴望打动了我,这也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爱和陪伴的渴望。不由得,我多了一种使命感,想让更多的孩子听到故事,感受到世界的奇妙。”童玲说。
“袋鼠妈妈”起初在公园里讲故事
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在这个时候非常重要,童玲便聚集了他们的父母探讨着长期做这个事情:“我们会把自己家里的地方腾出来,轮流给孩子们做阅读室,后来居委提供了地方做‘袋鼠妈妈’绘本屋,大家都非常珍惜,每周都会抽出固定时间来给孩子们阅读,我们还做育儿沙龙,安抚新手父母的焦虑。我们从公园到家里再到居委,吸引了很多的社区居民,大家从互不相识到每个小区都有好朋友,‘袋鼠妈妈’像纽带一样,带给大家温暖和快乐”。
轮流到孩子们家里讲故事
孩子们从3岁跟到10多岁
这个社会组织被口口相传
这样的事情童玲一做就是10年。童玲觉得,付出是一种本能和热爱,它不是因为会有回报才去做,而是因为你做了,在哪儿都会有回应,大自然会有共振和平衡。
“跟随‘袋鼠妈妈’的孩子们越来越多,我们也越做越扎实,终于在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,我们成立了社会组织——袋鼠妈妈社区儿童服务中心。”童玲说。
如今“袋鼠妈妈”常驻梅陇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
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,童玲又开始深耕专业课程,各种求学深造,在已有的专业经验中研发出更适合孩子和家长的阅读成长课,“我把阅读心理系列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且准备出书。我们的活动场所也不断扩大,我们又从居委来到了社区邻里中心,现在正式搬入了梅陇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。”童玲介绍说。
这期间,不少孩子从3岁跟到了10多岁,家长们也一起成长了近10年,“我们班级都是大家口口相传而递增出来的,每年几百人次几百节课,不知不觉上到了今天”。
疫情期间,“袋鼠妈妈”更是靠熟悉的家长力量发动了一群社区志愿者,他们白天穿着“大白”奔走于小区的每一个角落,晚上做线上读书会聊到半夜,安抚大家内心的恐慌,“我们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,我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我的社会责任感也更加强烈了”,童玲说,“在益梅小院、社区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站,我还做了一名公益沙盘指导师,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和快乐,挖掘他们生命的潜能,让他们感觉到自我的力量”。
“袋鼠妈妈”影响力不断扩大
用温暖和快乐传播文化
慢慢的,“袋鼠妈妈”被更多的人所知道,会被邀请去机构、学校、企业等更多地方去宣讲。
“袋鼠妈妈”来到商圈
在梅陇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延时服务开展活动,“袋鼠妈妈”还吸引了外区的孩子们。孩子告诉父母那是他们最快乐的时间。
在楼宇党群服务站的青年读书社,他们更是吸引了各行各业甚至江浙沪等外地的朋友们。大家说,遇上读书会,便是第二次成长,通过读文学、读哲学、读社会,更好地走进生活,绽放自己,帮助他人。
读书会分享
他们还积极参与和策划各类大型活动,代表梅陇在区里讲述城市的发展,在闵行区市民文化节推广非遗文化,在读书社的作者见面会上分享劳模精神,成为梅陇的文化使者。
“袋鼠妈妈”不仅只讲幼儿故事,还为大家分享“劳模精神”
“10年来,我扎根于梅陇,‘袋鼠妈妈’从无到有,从单纯的儿童服务到多元的文化传播,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”,童玲说,靠的是各级领导的引领和具体的指导;靠的是孩子家长们的信任和社会的支持;靠的是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不懈地探索精神。“袋鼠妈”妈会一直深耕于此,用温暖和快乐传播文化、传播意义。
来源:今日闵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