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如养病下一句多走路多喝水你以为在养生
2024年04月28日 爱答资讯网
生活越来越好,
大家也越来越注重养生。
然而,
有些看似健康的生活方式,
你以为是在养生,
其实是在养病!
这些错误的养生方法
你中招了没
五谷杂粮粉
吃出糖尿病!
“多吃五谷,不生杂病!”于是,“五谷杂粮粉”悄然流行起来,但其实吃多会伤身。
五谷杂粮最重要就是含丰富的膳食纤维,能促进肠胃蠕动。磨成粉后膳食纤维反而被破坏了,只剩下淀粉和糖类。常吃会让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,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病率,尤其是糖尿病。
每天2万步
毁了膝盖!
朋友圈推出的“微信运动”功能,于是“晒步数”成了朋友圈的一种潮流,很多人每天走一两万步。但万万没想到,每天这么走,膝盖很受伤!
每天一万五,走出滑膜炎
前不久,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,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5000以上。不到一星期
,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。医生说,刘先生走得太多,属于过度运动,伤身!日行2万步,膝关节积液
张阿姨今年50多岁,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,基本上每天2万步打底。因为走路太多,对膝盖产生了损伤
,时间长了,关节腔液越来越多,形成了积液。日走3万步,伤了大腿骨
一名60多岁的病人,每天暴走15公里,每天接近3万步。走了半个月以后,他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,一检查才发现,原来是大腿的骨头断了。
正常人每天应该走6000-10000步,里程3-5公里比较合适。千万不要以为每天走个几万步是在养生,其实是在养病!
网络配图,图文无关
乱补维生素
吃出结石!
很多人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,每天吃几片,觉得有益身体健康。其实,如果身体不缺乏维生素,无论患何种病,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,甚至会加重病情。
例如,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,不仅无效,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。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,还会导致尿路结石,加速动脉硬化。
乱补钙
当心高钙血症、肾结石
!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,吸收得越多,骨骼也就越强壮。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,我国营养协会推荐,体重在50~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,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,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~700毫克。
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,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、肾结石等并发症。
网络配图,图文无关
辟谷养生
毁了肠胃!
近些年来,“辟谷养生”越来越受追捧,不吃谷物、肉、蛋等,仅依靠喝水、打葡萄糖来代替三餐,称能“清理肠胃”。
“辟谷”方法真能养生?
辟谷会打乱胃肠道的正常运行、肠道的通透性、消化液的分泌,还有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受到影响,易引起身体代谢紊乱,会引发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。
每天8杯水
伤了肾!
人每天对水的需求大概在2000~3000毫升,也就是比喻的“8杯水”。我们的三餐中,饭菜和汤也含有“水”,所以正常饮食下,每天还需要额外补充1000毫升的水就足够了,而且每一次喝水应少于300毫升。
过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,还会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而引发“低钠血症”,出现昏睡、恶心、抽搐甚至昏迷。
网络配图,图文无关
趁热吃
吃出食道癌!
人的食道十分柔嫩,只能承受50℃~60℃的温度。超过这个温度,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。
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,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,可形成浅表溃疡。反复地烫伤、修复,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,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。
胡乱进补
吃出了癌!
很多人都觉得“保健品”有病能防病,没病能保健。但其实乱吃保健品吃出了病的例子还真不少。
有些补品
,尤其是含有中药成分的产品,必须要经专业中医师严格辨证,在指导下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才能服用,千万不要乱吃。这样养生不花一分钱
1
大笑:长寿的秘诀
据统计,每笑一声,从脸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加体育运动。大笑100次,相当于骑15分钟的自行车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。不过,高血压患者、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患者不宜大笑。
2
晒太阳:补钙
俗话说,“阳光是个宝,晒晒身体好”。
人体皮肤上含有大量的7-脱氢胆固醇,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3,既可促进钙、磷吸收,又能直接调整骨代谢,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。
网络配图,图文无关
3
晚上泡脚:促进血液循环
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心脏血管机能,缓解疲劳,促进睡眠。
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,应以脚背泛红、身体微微出汗为宜。年轻人每天泡15~20分钟,老年人可延长至20~30分钟,水温不要超过40℃。不过,有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、糖尿病、严重心脏病的人不适合泡脚。
4
勤读书:防老年痴呆
老年痴呆归根结底是大脑功能衰退,记忆能力丧失。勤于读书、用脑的人,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,以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,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,带动血液循环,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。
5
转动眼球:保护眼睛
在工作间隙,可以闭上眼睛,采用上、下、左、右的顺序巡回转动眼球。每个方向,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处。
这种转动眼球的方法,可以锻炼眼肌,使眼睛灵活自如,炯炯有神。适用于预防和控制近视、眼睛疲劳、眼睛干涩,对眼肌麻痹的康复也有好处。
来源丨健康圈、楚天都市报
值班主任丨陈韶烽
值班编辑丨梁冰欣
-56901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