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养生六分饱想吃出长寿先做到每顿饭吃
2024年04月28日 爱答资讯网
民以食为天,想要健康长寿,不得不从饮食方面走起。现实生活中,不少朋友经常会问怎样吃有营养、怎样吃能长寿,还会特地去那些长寿村拜访百岁老人,渴望从他们口中获得一些所谓的长寿秘诀。其实,无论你是吃的山珍海味,还是喝的长寿水,如果能做到“七分饱”这三个字,就算是向长寿迈出一大步了。
怎么样才算七分饱?
多少人每顿饭都是“光盘行动”,不把看得见的食物吃完决不罢休?最后吃到多吃一口都是痛苦,非得把自己撑得走不动路,本来只想满足一下口腹之欲,结果吃得太满了,腰都直不起来,这就是妥妥的“十分饱”甚至“十二分饱”了,对于这类朋友,小编只想劝一句:别拿自己跟大胃王比。
我们先来说说减肥的人一般吃到“六分饱”是什么样子,不得不说,既然要减肥,还是必须得有点儿自律性的。“六分饱”大概就是在你吃得好好的时候,如果突然撤走食物,心里多少会有点儿不满足,而且还会饿得比较快,在下一餐之前也会饿得比较明显,但是因为你要减肥,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食离开。
如果说“六分饱”是一种遗憾,那么“七分饱”就是知足常乐,当你吃到虽然还没有感觉到胃里装满,但是食欲已经有所下降,即便是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两口,但如果撤走食物,也不会觉得不爽,转移一下注意力很快也就忘了还要吃东西这回事儿
,关键是也不会在之后的4-6个小时之内,很快又饿了。这种程度才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,既满足了口腹之欲,也不容易导致摄入能量大于消耗,让人发胖。当你吃到已经感觉到胃里满了,绝对不会饿了,但多吃几口也不难受,这个时候就要注意“刹车”了,因为你已经吃到“八分饱”了,再吃下去胃子就要涨了,等到多吃几口已经变为勉勉强强,就是到了“九分饱”了,人变得勉为其难,胃也会不太高兴。
如何养成“七分饱”的习惯?
吃慢点儿
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,老人还是小孩,细嚼慢咽终究是不会错的,不是为了让你看起来比较优雅,而是我们的胃肠需要一个反应的时间,要判断自己饱没饱、什么程度的饱,需要通过分泌跟食欲有关的激素以及提高血糖,才能给大脑传达一个“饱”的信号,如果总是吃得太快、狼吞虎咽的,大脑还没收到信号就已经吃多了,而且总是让胃肠“猝不及防”,也大大增加了它们的消化负担。
吃专心点儿
我们都知道日本是出了名的“长寿国”
,这与他们出了名的专注力密切相关。比如他们专注美食的原汁原味,极少食用盐、糖等调味料;为了表示对美食和他人的尊重,吃饭也十分讲究仪式感,每一口都细心咀嚼,精心品味,这样对“饱”的感觉,才能更及时、更准确。再看看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,以前吃饭看电视、看报纸,现在吃饭眼睛几乎就没离开过手机屏幕,甚至还发明出了各式各样的手机支架,或者可以加手机的碗,美其名曰人性化、智能化,为你排除一切不便吃饭玩手机两不耽误,实际上却分散了你的注意力,让你更不容易体会到饱饿的感觉
。另外,先吃那些含水量高、体积大的饱腹感强的食物,会更容易让你感觉饱,比如吃大量少油的蔬菜或水果、喝点汤粥等。相比而言,吃馒头、米饭、葱花油饼、油条或饼干这些“干货”,等胃里有了满的感觉,通常已经超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