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分类看育儿还把垃圾分类当热闹这些育儿
2024年08月14日 爱答资讯网
7月1日,由魔都带头,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活动,全国人民每天都要接受“你是什么垃圾”的灵魂拷问,“垃圾界”更是沸腾一片,一时间,外卖不敢点了,排骨不敢吃了,小龙虾、大闸蟹们也安静了。
甚至,为了给孩子们做好科普,垃圾分类卡片也变成了爆款。
但是,生活中还有一类垃圾,和每一个爸妈息息相关却常常被忽略,它就是育儿垃圾知识。
你一定很熟悉这样的情景:每天一睁眼,就有无数条信息涌来,尤其是,你只要搜索或者关注过某一话题,强大的数据算法,会把相关内容定向推送给你,
比如:
l 《四岁再不学英语就来不及了》
l 《宝宝发高烧会烧坏脑子的》
l 《小宝宝穿纸尿裤,长大就是O型腿》
l 《英语将退出新高考,考生可多次报考》
l 《孩子成长,你只管放手和目送》
被这些育儿垃圾套路的老母亲,简直分分钟要精分的节奏,虽然都是头一回当爸妈,但是,从孩子出生到一路求学,这是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,需要情商、智商、体力的三重历练。
很多新手爸妈经验值为0,遇到问题,傻傻分不清楚,趁着垃圾分类的热乎劲,赶紧为家长们拉起一条“警戒线”,看看哪些教育垃圾知识,侵占了你们的大脑和精力。
1、湿垃圾之育儿鸡汤
杀伤力:★★★
这一类育儿知识通常打情感牌,尤其擅长用一系列温暖心灵的话把你灌晕,处处说到你的心坎上,甚至常常披上“某名人金句” 的外衣,混迹在微博和朋友圈里。
综合判断:话是没毛病,但是没有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,没有实操办法,如果盲目相信“育儿鸡汤”,辅导孩子写作业时,请自备“速效救心丸”。
2、干垃圾之教育误区
杀伤力:★★★★
这一类育儿知识常常以偏概全,新手爸妈如果准备不足很容易被带偏,有经验的爸妈如果不定期刷新教育知识,会一直深陷其中,用错误的方法教孩子。
综合判断:这对每一个父母的胜任力都是一个挑战,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,紧追时代的学习力,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3、可回收垃圾之干扰信息
杀伤力:★★
这一类育儿知识常常来自于流传已久的固有思维经验,对你的教育之路造成干扰,容易走弯路,之所以被归为可回收,是因为客观分析,某一部分还是硬核的。
综合判断:查找信息和知识的源头很重要,很多教育方法也需要因时制宜,因地制宜,亲戚朋友经验丰富,也不敢拿自己孩子当“小白鼠”哦。
4、有害垃圾之育儿谣言
杀伤力:★★★★★
这一类就严重了,且不可回收,也因为表面的“科学权威”迷惑你,令你深信不疑,面对这一类垃圾要坚决摒弃,坚决say no.
综合判断:患有“教育焦虑症”的鸡娃爸妈要格外注意,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需谨慎,没有理论考证的各路说法,不能轻易相信。
为什么这些所谓的,新闻信息或者知识,如此真假难辨?
这类信息往往带着,极强的情绪煽动力,它们可能成为你的谈资,成为你参考教育决策的依据,也可能是你碎片时间学习的知识。
而心理学家反复实验证明,人们并不在乎信息是否真假有误,人们在乎的是,这些信息是否符合我已有的观点,是否可以满足我的“需要”,并且,即便一个错误说法被修正,它在人脑中的影响,也可以是持续性的。
面对朋友圈里每天刷屏的,百度说、书上说、医生说、婆婆说、闺蜜说......到底听谁的?哪个是对的?需要爸爸妈妈们持续学习,加强辨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