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漾明星为什么12岁的她敢谈论汉字之美
2024年05月27日 爱答资讯网
如果要说哪座城市最魔幻,西安一定榜上有名。
这个十三朝古都,从两千七百多年前开始故事就没断过。
秦始皇从这里开始统一六国。自己的儿子却在同一个地方被丞相赵高逼得指鹿为马。
李世民在这里杀了兄弟成为唐太宗,把唐朝推向繁荣成了地球中心。自己的曾孙却在此败给了一个关外武夫,安史之乱一夜之间使盛唐转衰。
就算到了当代这个城市也一刻也没有离开大众的视野。
兵马俑风格的酒店让人仿佛夜宿帝王陵墓;
碑林区的换脸雕塑则让全国网友线上围观;
满大街的“biang”字则让人摸不着头脑;
这个一度被网友评为笔画最多汉字的“biang”字,神秘到日常所用的输入法根本打不出来。
去过西安的都知道这个字和当地的一种特色面食分不开。
没错,相传在古时候外地考生都来西安赶考。
可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物价可不低,学生没钱只能顿顿吃面。
而城西的一家面馆因为风味绝佳,逐渐成为学生群中的“网红店”。
吃的人多起来也就有人问老板这面是啥面,以后好帮老板带带货。
刚巧这天有个书生夸老板的面“劲薄滑香”,老板觉得这形容足够贴切。
把书生一把拽过来就让他为面取名。
书生也是见过世面的样子,抬手写了56个笔画,指着这个字说:
“这面之所以劲薄滑香,是因为拉面时拉得好,不如就叫biangbiang面,正好应和了拉面时面团拍打案板的声音。”
这故事可不是小漾信口胡说,而是《中国少年说》的张丁月悄悄告诉我的。
张丁月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,从小就爱翻《新华字典》的她,对汉字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。
在张丁月眼中汉字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存在。
“汉字具三美,意美以感心,音美以感耳,形美以感目。”
这是是鲁迅在《汉文学史纲要》里说的,也是张丁月心中的美学准则。
而这每条准则背后都藏着不少秘密……
01.
汉字之美,美在其音
—
汉字的读音能带给人带去美感,使人愉悦。
不信你现在对着镜子,发“美”字的读音,小漾猜你的脸一定是笑着的。
这便是声入人心的感官传达,那要是读一整句话会怎样呢?
答案是会有音乐之美。
因为汉字发音字正腔圆,读起来高低起伏,错落有致,铿锵有声。
相信大家没少在课本中的唐诗宋词中,感受到这些“摇头晃脑”的节奏时刻。
但音律之美还不仅于此,就算是同一个字不同的音调也能被伟大的先人玩出花来。
曾经有个卖豆芽的人,请村上的教书先生为其写春联。
先生写下这幅:
上联:长长长长长长长
下联:长长长长长长长
横批:长长长长
共18个“长”字,读起来却不是一个定式:
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,
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,
Chang Zhang Zhang Chang
背后真意也是希望主人家来年的豆芽常长常长,生长不止,生生不息。
这幅对联把汉字的通假、异读等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,字面上显得十分别致,又表达了主人家的美好愿望。
汉字之音在张丁月看来是藏在千万变化中的声音按摩。
02.
汉字之美,美在其音
—
世界上唯有汉字在造字法上结合了“象形”、“会意”两种表达。
因此汉字一出现就比其他任何文字更易让人遐想。
见字如画。
比如“旦”这个字,人们仿佛可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。
这也还原了“旦”字的本意,即“早晨、破晓”之义。
这些最早的汉字被刻刻画画在坚硬的龟甲上、粗糙的石壁上、石鼓上……
记录了祖先们无限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。
03.
汉字之美,美在其意
—
正是汉字的特殊构成,决定了汉语文学的极简性。
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崇尚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的意境之美。
比如英文诗会这样写:
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,
(你说你喜欢雨)
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...
(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)
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,
(你说你喜欢阳光)
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...”
(但是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)
而用《诗经》风格翻译这首诗则只需16个字:
子言慕雨,启伞避之;
子言好阳,寻荫拒之。
东方人用“四两拨千斤”的灵巧,让悠远的意境绵延千年。
小小的一本《新华字典》,曾作为国礼被周总理赠与外宾。
张丁月则从中看到了无穷的故事,拾得了五千年的智慧结晶。
而和张丁月一样的少年也从未中断过。
每天都有人在一横一竖中发现中国智慧,于一撇一捺之间见证人类传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