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蝉疗心理障碍患者的正念禅疗故事分享
2024年04月28日 爱答资讯网
故事1:
我最早接触正念禅疗是2015年,当时因为失眠、焦虑而不断求医,服过很多药越解决不了痛苦。后来有朋友向我推荐了包医生的书《与自己和解: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》,在书里面,我学会了正念练习,阅读了许多禅学故事、禅诗和语录。
一开始,我对正念呼吸、躯体扫描、正念吃饭和正念走路等训练内容不屑一顾。当时的感觉是:这有什么意思啊?难道还能治病啊?开始进入练习角色之后,我发现练习并不容易,自己的耐心非常欠缺。有一次,当我在练习后再次睁开眼的时候,除了发现神清气爽之外,也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杂念也减少了,这是意外收获,从此,我对正念训练有了好感,本着这个心态,那段时间的睡眠挺好
,并且情绪也比较稳定,体质也得到改善。到今天,我与正念已经结缘5年多了,终于摆脱了病殃殃的过去,每天的生活充满正念。
故事2:
练了一段时间的正念6观,发现我的脾气好起来了,不会冲着家人乱发火了,折磨了我10多年的抑郁焦虑和偏头痛也消失了。
此外,我领会了许多禅理,并运用其自我疗愈。例如,我的“思维”和“情绪”并不等同与我。当强迫思维和负性情绪来临时,我们需要做的是“无所住”。与强迫思维和负性情绪对抗只会增加痛苦,只有持续的觉察、接纳、臣服才是化解痛苦的真正良药。
有一天晚上,我在床上辗转难眠、烦躁不安,我不停地告诉自己:“别想那么多”,“要坚强”,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”……然而,不管我如何努力地给自己打气、讲道理、安慰自己,始终无法平息内心的焦躁,疲惫不堪却依然无法入睡。后来,我突然意识到,我安慰自己、说服自己,不就是用自己的“思维”来对抗“思维”所产生的痛苦吗?我想起了在包医生那里就诊时所听到的“顺其自然”、“为所当为”
。于是,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对自己说:“算了,不睡了”。然后,我离开床,到客厅里练习正念走路。半小时后,没有那么焦躁了,我回到床上闭上眼睛,不再抗拒,不再对自己讲道理,我只是静静地做躯体扫描,观察自己的呼吸,观察自己的心跳,观察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如何因焦虑而变得紧张和僵硬。突然,我感觉我退后了一步,也像是在天空俯瞰。我感觉曾经的难受煎熬仿佛在一刹那间就减轻了。就这样,我继续保持着“觉察”,不知不觉的便进入了梦乡。这次体验对我来说至关重要,从此真正开启了正念禅疗之路。
故事3:
“唐僧”、“如来”、“观音”、“取经”这些内容大概是我对佛禅学最早的印象。曾经有很长世间我都把佛禅学与迷信等同起来而敬而远之。
在包医生推荐我阅读“禅疗四部曲”当时,我立马跟他说:“我不信佛。”包医生跟我笑笑。此后一年,我依然靠服用精神科药物来控制自己的抑郁焦虑和失眠。后然想想药物也不是长久之计,总不能一辈子服药吧,而且西方人不是很多人都信“基督”吗?我们信“佛”也无妨啊?我遂开始试读包医生的书。原来,正念禅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,无关迷信和宗教。
现在,我对佛禅学有了跟以前不一样的认识。在我看来,佛陀,即觉醒者,是一个活生生的人。他是一个经过苦修悟道的智者,而不是掌握“如来神掌”的神。他与芸芸众生唯一的区别在于他的境界。就好比黑客帝国中所描述的场景一样,一个人猛然从梦境中惊醒。发现了所处世界的实相。而周围还在梦境中的人,或恨或爱、或癫或狂、或愚惑贪。那个人就是佛陀
。禅师就是一位老师或者说心理治疗师。美国的正念大师卡巴金曾经说过:“也许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,严格来说,我们所看到的佛像以及其他佛教艺术,其目的在于视现心态,而不是展现神性。”总之,现在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,无论是关于正念的练习过程还是正念的练习结果,其实都是一件科学的事,持续的练习甚至会给身心带来有益的改变。关于正念练习
,我有3点收获与大家分享:1、主动的参与;2、感知一切;3、全然感受当下,这就是正念生活。——《正念生活:心理医生教你摆脱焦虑的折磨》- 上一篇:养生壶出现e2还能用吗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
- 下一篇:中医养生以什么为本凡养生莫若知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