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技术有多先进当时人们还会净化水源吗
2024年02月21日 爱答资讯网
唐朝技术有多先进?当时人们还会净化水源吗
大唐兴起后,四夷诸国不远万里,朝贡唐朝。东至高丽,南至真腊,西至波斯、吐蕃、坚昆,北至突厥、契丹、靺鞨,除此之外的区域均称为“绝域”。对于前来朝贡的国家,大唐根据距离的远近,给予他们回赠、册封吊唁、运粮、传驿等费用。由于大唐的开放包容,造就唐朝子民非常宽阔的视野,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封闭陌生。
拂菻遣使入唐朝贡
当时大唐与西亚诸国的交往,最主要的有拂菻(即东罗马帝国)、波斯(今伊朗)和大食(今阿拉伯)等国。
据唐书记载,东罗马帝国的宫殿柱栊多是以水晶琉璃作成。这个国家的国王常常巡行各地,御驾上设有一囊。如果百姓有事想要禀奏国王,就会写成书状,在国王所经的途中投到御驾的大囊中。国王回到王宫后,一一处理百姓投诉之事。东罗马帝国的国王是挑选出来的,由贤能的人来担任,尤其遇到天灾人祸时,更换国王更是频繁。
现在认为的传统,就是古典文化以及近乎苛严的礼乐等等。若把目光投放到大唐,会带给人新颖气派的感受。传统不仅包括著文化上的开放和多元;也意味着时尚和新潮,对来自遥远国度的新生事物,有着非常广阔的包容和吸收。
在吴承恩架构的世界中,则认为能够移民到中土大唐是件非常荣耀的事。小说《西游记》91回中,讲到西域的国民争着行善积德,指望着将来能转生到中华大唐,沐浴唐国雍容的华风呢。
净化水源的清水宝珠
阅读唐人笔记,会发现很多的亮点。其中之一就是净化水源的问题。虽然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,不过也为人提供了额外的思路,使人一窥千年前唐人思想的开放程度。
唐人张读讲到一则严生的故事。说的是严生游览岘山,得到一颗珠子。后来被一个波斯人看到,惊喜地说那是波斯的至宝,波斯人称其为“清水珠”。将此珠置入浑浊的水中,顷刻就会使浊水清澄洞澈。波斯国失去此宝已有三年了。没有了清水珠,波斯境内的井泉全都浑浊了,喝了这样的水,很多波斯国民都生病了。这个波斯人长途跋涉来到中国,四处寻访,就是为了这颗国宝。
这段唐人笔记,对今人的思想似乎有些脑洞大开。一颗珠子就能净化水源,比现在往水中投放漂白剂净化水质,要高超许多。
另一则唐人的记载中,讲到唐玄宗开元十年,寺僧为了建造功德,就将唐睿宗作相王时,施赠给寺院的一颗价值亿万的宝珠拿出来典当。胡商见到此珠后,直接恭敬地将宝珠高举过头,加以膜拜。僧人很好奇胡商的举动,问他为什么。
胡商说:“贞观年间,我国国王入朝通好,向唐帝贡献此珠。此珠名叫水珠,每每军行休息时,掘地二尺,将珠子埋于其中,水泉顷刻即出,可供给数千人引用。因此行军常不缺水。自从此珠消失后,每次行军都饱受干渴之苦。”僧人不信,胡人就掘土藏珠,果见水泉涌出,泉色清冷,流淌不尽。
如果所言是真的话,就能够解答很多问题,包括后来蒙古大军西征时,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沙地。现代人都在百思苦想,蒙古大军是如何寻找水源。如果当时世上真的存在这么奇异的宝珠,那么解决大军饮水问题,是不是也很顺理成章呢?
- 上一篇:赵匡胤上位后为什么没对柴家赶尽杀绝呢
- 下一篇:历史真相揭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