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伤身医生提醒这4种运动方式让养生变伤
2024年04月28日 爱答资讯网
“老头子
,不要再吊脖子了,这可能会危及生命的!”周大爷今年60岁了,他平时身体还可以。然而,前一段时间,他总是感觉颈椎难受,而且还有点头晕。刚开始的时候,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
。但是,三天过去以后,上述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还有点加重。无奈之下,周大爷就去医院就诊了。到了医院后
,医生在充分了解了周大爷的情况后,就给他开了检查。检查结果出来以后,提示颈椎病。随后,医生就建议周大爷做牵引治疗。当周大爷看到牵引一次的费用是50元时,他就感觉比较贵,因此回家以后他自己牵引。为了让牵引起到比较好的效果,周大爷就把自己悬吊起来,脚不触地。周大爷的老伴看到周大爷悬吊自己时,她就比较惊讶,因此就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。都说生命在于运动,但是您知道吗?如果运动的方式不正确,那就有可能会损害自身的健康。其实,有4种运动方式,会让养生变伤身。为了让大家对这4种运动方式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,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。
1.危险锻炼之----上吊式牵引:最近这些年,颈椎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。牵引疗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,而且操作简单、价格便宜,所以不少人都选择这种方式去治疗颈椎病。
一些老年人为了省钱,就选择自己在家里牵引。还有一些人玩出了新花样,直接把自己悬吊起来,脚面离地。殊不知这样存在着不小的危险。正确地牵引颈椎,确实可以起到放松肌肉、缓解疼痛、改善或者恢复颈椎生理弯曲的作用。但是,在医学上,正确地牵引颈椎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。
康复科医生在给颈椎病患者牵引颈椎时,需要根据患者的颈椎形态采取合适的牵引角度。上吊式的牵引,压根就做不到根据患者颈椎的形态选择合适的牵引角度。
在力度上,对于牵引的重量是有要求的。一般来说,悬吊的重量是以自身体重的10%~20%,而上吊式的牵引的重量是自身体重的100%,甚至还超过100%。
在牵引的时间长度上,也是有要求的。正确的牵引的时间长度是在10~30分钟,而且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、身体情况等。上吊式的牵引,对于时间并没有很好的把握,主要看个人的心情。
这种上吊式的牵引,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风险,可增加颈椎椎体不稳、脱臼,甚至损伤脊髓。之前,媒体上就有报道称悬吊式牵引引起瘫痪、死亡。
对于老年人来说,尽量去医院做颈椎牵引。如果非要自己在家里牵引,那也应该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。
2.危险锻炼之----撞大树: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,当去公园的时候,可能会遇到撞大树的老人。刚开始我还以为他们在练习什么神功呢,走过去一问,他们却告诉我这是在锻炼身体。
不少老年人认为,经常撞大树可以起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症状的作用。当问他们什么原理时,美其名曰刺激穴位。与此同时,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撞大树可以汲取树的能量,所以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。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,但是它却经不起推敲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刺激穴位确实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。但是,什么疾病刺激什么穴位是有讲究的,而且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刺激。然而,这种撞大树的一撞一大片是缺乏针对性的。至于撞大树可以汲取大树的能量,这种观点纯属无稽之谈。
对于那些确诊腰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的患者来说,他们每次撞树的时候,就有可能会损伤腰椎或者颈椎。这样的话,就有可能会加重症状。与此同时,不少老年人的血管壁上可能有斑块。在猛一下撞大树的时候,这些斑块就可能会脱落,进而增加脑梗死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。
3.危险锻炼之----倒挂:
之前,网上流行过倒挂挑战。训练有素的人员倒挂行走一段距离以后,整个人上半身都充血。在现实生活中,也有一些老年人喜欢倒挂。
倒挂这个运动方式,不太适合老年人。一方面,老年人可能本身就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,贸然倒挂,可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。
与此同时,老年人在倒挂的时候,可能会增加摔倒的风险。老年人一旦摔倒,那骨折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。另一方面,倒挂本身还会增加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。#健康科普大赛#
除此之外,倒挂还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,比如头晕、耳鸣、脚麻等。
因此,对于老年人来说,尽量不要倒挂。
4.危险锻炼之----爬行:
之前,有一些观点认为,猫狗等爬行动物之所以不得腰椎间盘突出,主要是因为他们爬行。因此,不少人认为爬行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。一些老人为了缓解或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,就会进行爬行的活动。#真知新坐标#
客观来说,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,身体的结构本身就适合直立行走。虽然说爬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腰椎的负荷,但是也会增加膝盖、髋、肘等关节的压力,进而引发别的问题。
爬行确实可以起到锻炼肌肉的作用,但是在爬行的时候,比较科学的方式是借助器材来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,而不是选择直接在地上爬行。实际上,爬行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是比较有限的。与其通过爬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,倒不如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。#健康2022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