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答资讯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文化

古代很多风尘女子为何热衷傍文人能带来名气

2024年03月18日 爱答资讯网

古代很多风尘女子为何热衷“傍文人” 能带来名气?

晚明南京着名的“秦淮八艳”,八个色艺俱佳的风尘女子几乎都与当时的文人群体有瓜葛。如名妓兼才女柳如是在24岁时毅然地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做侧室,而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。

网络配图

晚明很多士大夫激愤时势,但却无可奈何,于是把风月场变成了他们聚会发泄的场所,这也为晚明的风尘艳史增添了很多所谓的才子佳人故事,如侯方域与李香君、冒辟疆与董小宛等。被钱谦益称为“寇家姊妹总芳菲”的秦淮名妓寇湄喜欢跟文人墨客交朋友,酒酣耳热之时,或歌或哭,把自己感叹光阴的心思和生活的辛酸统统都倾诉出来,放浪形骸,被文人墨客们称为“女侠”,名动天下。

其次,古代风尘女子“傍文人”也能带来经济利益。古代文人大致有两种状态:一种是考科举入了仕途,在朝廷中任职;一种就是“处江湖之远”,在官场外面边读书边结交友人,这其中往往也包含一些风尘女子。
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《与元稹书》中写道:“及再来长安,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,欲聘倡妓,妓大夸曰:我诵得白学士《长恨歌》,岂同他哉?”说的是唐代妓 女因能背诵白先生的《长恨歌》而自视与其他女子不同,足见能诗会赋的文化才情对于风尘女子的身价是有很大影响的。

网络配图

也有风尘女子借助名诗人的吹捧而大红大紫的。宋朝金盈之的《醉翁谈录》中记载:“耆卿(柳永)居京华,暇日遍游妓馆。所至,妓者爱其词名,能移宫换羽,一经品题,声价十倍。”凡是被柳才子诗词文字提及的妓 女无不身价大增,以至当时风尘女子中流行一句“不愿君王召,愿得柳七叫;不愿千黄金,愿得柳七心;不愿神仙见,愿识柳七面”的唱词。

“秦淮八艳”之一的李香君“略知书”,当她与号称“明末四公子”之一的侯方域结识后,侯公子为她写诗,于是,李香君在明末南京城里声名鹊起。侯公子离开南京后,当时的权贵田仰“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”,李小姐竟然没给他面子,在见其风骨的同时,也见其身价。清初,南京秦淮河风月场还模仿科场选出了“女状元”“女探花”,其中的女子一旦获得此等荣誉称号,则立刻门庭若市,身价大增。

原来风尘女子也想靠出名来招来更多关注,而文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。所以才会在历代文人的诗中发现青楼女子的踪影。这青楼女子也是聪明,这招攀龙附凤真是妙。

飞天资源

禾量科技小程序

u渠道
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