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答资讯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文化

如果庞统没有早死刘备能统一三国吗

2024年02月21日 爱答资讯网

如果庞统没有早死,刘备能统一三国吗?

三国这段历史很精彩,很多人喜欢看武将打仗,民间一直对三国时期的武将有一个排名“一吕二赵三典韦,四关五马六张飞”。

但是三国精彩的部分不止是武将,关于谋略这块也很有意思,无论是《三国志》还是《三国演义》都有大量关于谋士出谋划策的笔墨。

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,都是因为能够接受优秀谋士的辅佐才创立一番基业,当然最为耀眼的谋士,还是要属刘备帐下的谋士,卧龙和凤雏,卧龙诸葛亮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几乎被描写成半个神仙式的人物,想必不用介绍大家也都知道了。

关于凤雏的事迹少一点,但是有一句话大家都是听过的,那就是“卧龙凤雏,二者得一可得天下”。

在夺取荆州大部后,自然要向蜀中发展,在这个过程中,庞统贡献最大,庞统本来是周瑜帐下的功曹,周瑜去世后,庞统不被孙权所重用,鲁肃因此将其推荐给刘备,后来被刘备提拔为军师中郎将,在刘璋邀请刘备进益州帮助其抵挡张鲁时,在庞统的帮助下,刘备进取益州十分顺利。

但是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,庞统却不幸去世,跟随刘备时间不过四年。

入川之后,刘备先后得到法正、蒋琬、费祎,其实刘备生前最信任的还是法正,法正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,就暗中给予刘备很多帮助,最后劝刘璋投降。

法正对刘备最大的贡献是帮助刘备夺取汉中,使得蜀汉政治集团势力发展到巅峰。

有人认为刘备白帝托孤的时候一定会选择诸葛亮,其实不然,如果庞统和法正活着,也许不一定非得是诸葛亮,尤其是法正最受刘备信任。

诸葛亮其实是刘备这三大谋士中,最不擅长打仗的,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曾经评价诸葛亮:“治戎为长,奇谋为短,理民之干,优于将略”。不是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,而是相比于打仗方面的才能,不如他管理内政方面的才能。

刘备出征时,诸葛亮大多时候都是后方调度的人物,并不是前线打仗的谋士。

其实,古代打仗最需要的恰恰是出奇制胜,尤其是在军事实力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,不得不再次提到魏延的“子午谷奇谋”,我们也不去考证到底能不能成功,但是诸葛亮在否决这个计策的时候,直接就是以风险过高为由。

如果是庞统带兵打仗的话,也许效果会比诸葛亮更放得开一点,在进取益州的时候,庞统给三条计策,其中第一条就是“挑选精兵,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,可以一举而定,此为上计计也”。

可见,庞统带兵打仗,比较激进,刘备都没敢这么打,最后选择了一条中规中矩的路。

当然,这种出奇制胜的打仗风格也是有一定风险的,庞统最后战死沙场,可能就跟自己不谨慎有关。

风险与收益同在,冒多大的风险,后面就可能夺得多大的成功,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,孙权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,这些在之前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,那么,曹操和孙权为什么没有直接投降呢?

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总有一些能够决定双方胜负的因素,看你能不能抓住他,以诸葛亮稳扎稳打的策略,遇到更加谨慎的司马懿,其结果只能是数次北伐,未得寸功。

既然稳扎稳打肯定取胜不了,那么还不如庞统放手一搏,也许还有一线生机。

丝网印刷

低碳世界编辑部

华章杂志社

中国集体经济期刊官网

传播力研究杂志社

中国物流与采购

现代英语期刊
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