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鞅是卫国国君后裔为什么在秦国实施变法
2024年02月21日 爱答资讯网
商鞅是卫国国君后裔,为什么在秦国实施变法?
商鞅,战国时期卫国人,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,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,史称“商鞅变法”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先秦时期,秦国并不是传统强国,相比楚、齐等国,直到周平王东迁才立国,如果论资排辈的话,秦国只是晚辈。
春秋三百多年,最强盛是秦穆公时期,却不被中原诸国认可,被视为西方蛮夷。
战国二百多年,虽然最后统一了六国,但是崛起时已经是战国中期,真正强大也不过百年时间。
那么,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呢?这是个复杂的问题,原因有许多,但是商鞅的作用至关重要。
秦孝公三年,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,施行变法,这是他的第一次变法,主要有三大作用。
一是鼓励农耕,发展生产力,这是增强国力;二是建立军功制,提升军人地位,这是战争方略;三是提倡严刑峻法,杜绝犯罪,这是维持社会稳定。
秦孝公十二年,秦国迁都咸阳,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,作用是对第一次变法的补充。
第一次变法让秦国走向富强,第二次变法让秦国走向中央集权,经过这两次变法,秦国称霸的道路无比平坦。
那么,商鞅为什么选择投奔秦国呢?除了关东五国有各式各样的劣势外,秦国有商鞅无法拒绝的优势。
在秦孝公出生前,秦国经历了几代君位动荡,导致国力大为削弱。秦孝公即位后,想让秦国富强起来,于是向天下颁布了《求贤令》,“有能出奇计强秦者,吾且尊官,与之分土”。
如此诚意十足的求贤纳才,历史上少有,赏官赏爵赏钱,君王不会吝啬,可是说到裂土,再大方的君王都会谨慎又谨慎。面对秦孝公给出的如此条件,商鞅哪有不愿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