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志诚养生原创词沁园春读王武李论
2024年04月28日 爱答资讯网
武禹襄祖师
沁园春
读王武李论
李新方
三圣文章,千秋浩气,一脉真传。忆金镖路上,显化绵拳。火神庙里,抗战烽烟。打虎撵猴,悬壶仗剑,铁骨铮铮龙首山。寻故地,有豪情万丈,冲破青天。
个中风月无边,喜遍地英雄正少年。笑棚头傀儡,总被线牵。屏间看客,也让人怜。贼子孽馀,甘为伥鬼,辱我中华更哪堪?谁与我,把群妖扫尽,共舞单鞭!
李亦畬宗师
王宗岳、武禹襄、李亦畬,太极拳之三圣也,其论乃国术之本真,技击之究竟,万法之归宗,太极拳之所以立也;而武禹襄所创之拳术,王武李论之所以形也;拳理拳术,一而二,二而一,所以太极拳之正统也;斯技旁门甚多,而真传无二,太极拳之所以一真法脉也。武禹襄祖师传其甥李亦畬、李启轩
,弟子杨班侯等。李亦畬宗师传其子宝廉(字石泉)、宝让(字逊之),侄宝极、宝相,弟子郝和(字为真)、葛福来(字显斋)等。李逊之宗师传子李池荫,弟子赵蕴圆、刘梦笔、魏佩林、姚继祖,族孙李锦藩等。葛福来宗师传其内弟霍梦魁,弟子胡振江、潘尚义、潘洪恩等。葛福来宗师
葛显斋,讳福来,显斋其字也,河北清河县人,精八方捶,著名镖师,奔走四方数千里,所到遍访名家,人称“拳打南北二京,脚踢运河两岸”。闻广平府李亦畬精是技,同治庚午年过而访焉,在李家从学六年馀。返里后日夕揣摩,意犹有所未逮,恰李师莅临,随至李家又学两年馀,尽得武李之传。葛师精研王武李论,常与各拳派身高力大而技精者比较,功臻出神入化之境,拳势极小极大,极慢极快,极柔极刚,著有《内外无别论》、《八方捶解》、《八方捶谱》、《八方捶秘诀》、《抱一为天下式》、《舍己从人解》、《两节棍解》、《两节棍秘诀》等。授徒千馀,得传者有其内弟霍梦魁,弟子胡振江、潘尚义、潘洪恩等,又荐其侄顺成拜李师之弟启轩为师。
霍梦魁师祖
霍梦魁,河北省清河县人,生于光绪十六年,卒于一九六二年,吾师祖也。幼从姐丈葛显斋宗师学,又随葛师两至广平府,受教于李亦畬之弟李启轩。早年随姐丈走镖试技,年十馀即代与比较,每战必克,尝空手制服持枪强盗多人,九一八事变后,应中共地下党员巩天民之请,设场沈阳,太极拳由是传入东北。巩,时为奉天志诚银行行长兼总经理,开国大典,以民主人士代表东三省各界群众,登天安门城楼,解放后,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、辽宁省副省长。
沈阳者,以沈水(浑河)之北名也。春秋时燕国在此筑城戍边,西汉设秋侯城,辽设沈州,元改沈阳路,明天启五年,努尔哈赤迁都于此,辛亥革命后为奉系军阀首府。故自古民风尚武,多慷慨悲歌之士,时尤空前,且与抗敌斗争紧紧相系。各地武术名流云集,纷纷来此设场,南拳北腿,长拳短打,跤术拳击,应有尽有,惟不识太极拳也。师祖来沈,遍与武界交遊。
师祖体貌侵微,精神内敛,且此拳架高而柔缓,武界初不信其善技击也,而交手后莫不心服口服。彼身高力大,出手如电者,师祖与之接手,视若无物,接之彼即失中,如被轻轻提起,转而即放,跌出虽远,亦不觉丝毫触痛。彼接手后,如觉不妙退,师祖则粘随而至,不见发劲,而彼如脱丸。
若彼亦不肯先行出手,用力绵软者,师祖引之必使出动,粘连不脱,引至身前,松而后放,轻轻掷出,飘然落地。真有招之使来不得不来,挥之使去不得不去之机;形如搏兔之鹰,神似捕鼠之猫之概。在场者莫不叹为观止,而从者如云,诸多武术名家求拜门下。
辛健侯闻之,未之信也。命弟子观,果如是,即持帖请。辛亦武术名家,身高力大而技精,事日军宪兵队,武界多敬远之。是以巩天民等力劝勿往,师祖曰:“吾何惧哉”!即只身往。师祖身高未及其肩,而方接手,即掷辛肩上而出,跌数丈外,辛拜伏于地,良久不起。复持帖相请者数,师祖不屑与交,辛亦无奈。
李亦书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
李亦畬书武禹襄《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》
李亦畬《五字诀》并书
解放后,师祖教拳以养生为主,于技击已不肯轻露。虽然,武界名流及各教场拳师,仍多来场观摩。每观师祖行功走架,外收内放,气势腾挪,英武逼人,总不觉技痒欲试,而凡与过手者,莫不心服口服,当即拜师。
有佟醉乞者,身材魁梧,幼习跤术,慕名来访,师祖身高未及其肩。佟曰:“霍老师,练太极拳者也,吾摔跤者也,可与请教乎?”师祖曰:“且来也!”但见师祖接手后,引而即发,接其来势向身后放去,佟背撞板墙,轰然震动,灰尘如雪飘落,佟乃心悦诚服,拜师求学。
又,上世纪五十年代辽宁省摔跤冠军张风义,体貌颇亦壮伟,慕名来访,而深为折服,求拜门下,欲学太极拳法引入跤术之中,师祖亦乐教之,然欲求速成,不学走架,用法亦仅得一二。
至若从学养生之术者,其亦多且效也。诸慢性病者,如肺病、胃病、风湿类、消渴、心脑血管病等,习练三五月,莫不效如桴鼓,后由养生而入技击。市人民医院何盛彬,患胃病、关节炎等多年,久治不效,乃弃医疗之便
,从师祖学,宿疾乃愈,遂荐至院中以教医务人员,名老中医王紫封等亦从学,由是而开太极拳医学实证研究之先河,却病之殊效始为医界所共识。在沈阳,师祖先后设场于大南门外东顺城街,北关火神庙等,教拳讲求走架以体悟拳理,打手以验证拳架,尤重内功修炼而精究理法,于王武李论字字句句皆能口传身授,每打手以演示其中精妙,所传拳械套路体系完备,内涵丰富,理法分明,简洁实用,风格独特,与各地略有不同,诚善之善者也,以经典太极拳派独步武林,而功昭日月,著有《心法》、《技击四境》、《十三势架秘诀》、《枪术秘诀》、《内功心法秘诀》、《传心录》等。师祖弟子众多,得传者有祁春生、李永康、陈渭同、李绍先、李智贤、冯景春、刘鸿鸣等。
李永康老师
李永康,生于民国十二年,卒于二零一九年,山东黄县人,医武世家,博闻强志,遍观群书,于学无所弗窥,善诗文,工书法,精术学,尤精医道,活人无数。幼习家传六合拳,又学于著名武术家丁志诚,以技击名,年十馀而赴东北,悬壶沈阳宝和堂,慕武式太极拳名家、太极拳实战武术家霍梦魁宗师之技,从学廿馀年。
李师尽得武式太极拳葛福来、霍梦魁一系之传,理法、拳术、打手、器械、内功体系完备,又得葛家八方捶与祁春生师兄八卦掌、八卦太极拳等秘传,常与各拳派高手切磋,凡与交手者莫不心服口服,著有《三字诀解》、《劲起足根解》、《踵息诀》、《折叠与转换》、《擎引松放解》、《开合诀》、《内丹诀》、《太极拳易学难精》等。弟子众多,得传者有蔡英祥、李宝成、孙志贵、赵炳华、李彦文、刘振声、石成福、汪秉权、孙中林、冯忠臣、关绍权等。李师之子李新方、李继方、三女李志、长孙李敬华、外孙王楠等能传其技。
愚幼从家父李永康老师学,且有幸得仰师祖威仪,又学于祁春生师伯等多位名师,每侍前辈打手谈拳,未尝不慨然而叹观止也;惜乎质钝,数十年来
,朝夕于斯,而所得未及前辈之万一,谨为文以志之。《史记》有云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;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”,其是之谓乎!武禹襄故居
少年儿童习练武式太极拳